- 1、什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
-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人陆生野生动物33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共9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小熊猫、穿山甲、黑熊、夭鹅、鹦鹉等共230多种。
- 2、我国公民在草原保护方面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 《草原法》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草原法律法规、保护草原的义务, 同时享有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破坏草原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这就是说, 公民不但要自觉遵守草原法律法规,
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同时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破坏草原、违反草原法的行为, 有权向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向人民政府其他机关提出举报、控告和检举。
- 3、对因环境污染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如何进行赔偿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
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4、什么是环境民事责任
-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从事环境违法行为或环境污染破坏行为而侵害了他人的环境民事权利,依法所应
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其目的在于制裁环境违法者或环境污染破坏者,保护受害人的环境民事权益。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通常实行无过错责任制,也就是不管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危害的故意和过失,只要实际上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危害,就要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有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按照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还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另外,《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有的也可作为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 5、什么是环境刑事责任
- 环境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造成环境严重破坏或污染,构成犯罪时,依法应承担的以刑
罚为处罚方式的法律后果。具备环境犯罪构成的条件是负环境刑事责任的依据。从主观方面说,凡法律规定的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环境犯罪行为,应负环境刑事责任;从客观方面说,行为人实施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造成的环境危害后果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应负刑事责任。